公务员>每日一练>行测练习:常识判断36

1.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政机关对()情形应当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A.主动消除或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

B.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

C.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

D.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

E.未满14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

2.

根据《广东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应当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缴费标准的最低档次是每年(   )元。

A.50

B.120

C.240

D.300

3.

以下关于农民工工伤保险的处理,正确的是(  )。

A.农民工所在单位未参加工伤保险,可以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

B.工程承包人没有用工主体资格,雇佣农民工发生工伤事故,由发包企业赔偿

C.农民工工作中被第三者伤害,用人单位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

D.用人单位与农民工约定,因本人违章作业造成工伤,不承担工伤保险

4.

根据我国《国防动员法》的有关规定,在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遭受威胁时,决定全国总动员或局部动员和发布动员令的分别是(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总理

B.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家主席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长、国家主席

5.

根据我国保密法规定,下列关于国家秘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国家秘密的密级由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定

B.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不超过20

C.国家秘密不能确定保密期限的,按最长的保密期确定

D.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应当根据工作需要限定在最小范围

                                     答案与解析

1.答案: ABCD

解析: 《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五条 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责令监护人加以管教;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第二十六条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但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有违法行为的,应当给予行政处罚。

第二十七条 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一)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

(二)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

(三)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

(四)其他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

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

2.答案: B

解析:

第六条 个人缴费。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人员(以下简称参保人)应当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缴费标准设为每年120元、240元、360元、480元、600元、960元、1200元、1800元、2400元、3600元十个档次。参保人可以自主选择其中一个档次,按年、季度或月的方式缴费,多缴多得。在一个自然年度内,参保人只能选择一种缴费方式和缴费标准。

3.答案: B

解析:

工伤保险是劳动者在工作中或在规定的特殊情况下,遭受意外伤害或患职业病导致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死亡时,劳动者或其遗属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规定:“职工符合本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的规定,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一)故意犯罪的; (二)醉酒或者吸毒的; (三)自残或者自杀的。除以上情况外,其他只要是符合工伤范围的都可以获得赔偿。”故正确答案为B

本题相关知识点:

1、工伤保险对象的范围是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劳动者。

2、工伤保险的责任具有赔偿性。工伤即职业伤害所造成的直接后果是伤害到职工生命健康,并由此造成职工及家庭成员的精神痛苦和经济损失,也就是说劳动者的生命健康权、生存权和劳动权受到影响、损害甚至被剥夺了。

3、工伤保险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则。无论工伤事故的责任归于用人单位还是职工个人或第三者,用人单位均应承担保险责任。

4、工伤保险不同于养老保险等险种,劳动者不缴纳保险费,全部费用由用人单位负担。即工伤保险的投保人为用人单位。

5、工伤保险待遇相对优厚,标准较高,但因工伤事故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6、工伤保险作为社会福利,其保障内容比商业意外保险要丰富。除了在工作时的意外伤害,也包括职业病的报销、急性病猝死保险金、丧葬补助(工伤身故)。

4.答案: C

解析:

根据2010226日颁布的《国防动员法》第8条规定,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遭受威胁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依照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决定全国总动员或者局部动员;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发布动员令。故正确答案为C

5.答案: ABC

解析:

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由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分别会同外交、公安、国家安全和其他中央有关机关规定。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另有规定外,绝密级不超过三十年,机密级不超过二十年,秘密级不超过十年。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应当根据工作需要限定在最小范围。由此可知D选项正确,ABC三项都不符合国家秘密的规定,故正确答案为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