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关于我国少数民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藏文是人民币上的文字之一
B.回族是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
C.壮族是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D.苗族主要分布在粤、闽、赣等省区
【答案】D
【解析】人民币上的5种文字分别对应汉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壮族等5个民族,A项正确。
我国少数民族中,回族是在我国分布最广的民族,B项正确。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壮族总人口数为16926381人,是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C项正确。
苗族在中国主要分布在黔、湘、鄂、川、滇、桂、琼等省区,故D项表述错误。
2.(单选题)2008年11月27日上午,北京市首家人大代表工作站在海淀区清河街道毛纺南小区开门接待居民。在这里,海淀区人大代表与社区居民面对面,直接听取民意。代表定期向公民公示和反馈有关部门对相关问题的处理意见。人大代表工作站的成立表明:
①我国公民政治权利进一步扩大
②民意表达的渠道不断拓宽
③人大代表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义务
④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逐渐形成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①错误。公民政治权利是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等。题干中没有体现公民政治权利的扩大。
②正确。人大代表与社会居民面对面,使得居民更有机会直接将意见反映给人大代表,体现了民意表达渠道的拓宽。
③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七十六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应当同原选举单位和人民保持密切的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人大代表工作站的设立使得人大代表更好听取人民意见,是履行宪法义务的体现。
④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一十一条规定:“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所以,人大代表工作站并非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②③符合题目,本题答案选C。
3.(单选题)下列关于死刑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
B.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C.判决死刑立即执行的,由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授权的部分高级人民法院核准
D.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两年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
【答案】C
【解析】A项说法正确。《刑法》第四十八条规定:“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
B项说法正确。《刑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C项说法错误,D项说法正确。《刑法》第五十条规定:“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
本题答案选C。
4.(单选题)用人机关应当在市政府公务员主管部门同意聘任后多少日内,根据公开招聘或招聘计划与聘任制公务员按照平等自愿的原则,订立聘任合同,确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A.30
B.45
C.60
D.90
【答案】C
【解析】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0年印发的《深圳市行政机关聘任制公务员管理办法(试行)》第二十条规定:“用人机关应当在市政府公务员主管部门同意聘任后60日内,根据公开招聘或选聘计划与聘任制公务员按照平等自愿的原则,订立聘任合同,确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正确答案为C。
5.(单选题)根据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社会治理面临的形势,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实到社区,关于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实到社区的原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难点
B.社区治理要以政府需求为导向
C.能够从源头上解决社会矛盾
D.利于增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
【答案】B
【解析】A项:社区治理创新是社会治理创新的重点和难点。习近平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关键在体制创新,核心是人,只有人与人和谐相处,社会才会安定有序。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强了,社会治理的基础就实了。”A项正确,排除。
B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指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关键、政府治理为主导、居民需求为导向、改革创新为动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可靠保证。”B项中以政府需求为导向表述错误,当选。
C项:着力构建基层社区矛盾纠纷有效治理模式与治理机制,以社区作为矛盾纠纷预防、调处的第一阵地,积极构建社会矛盾社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网络体系,建立健全社区矛盾纠纷排查、预警、调解、善后机制,有助于从源头上解决社会矛盾。C项正确,排除。
D项: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是和谐社区建设的核心要素。将社会治理的重心落实到社区,完善居民在社区公共事务中当家作主的权利行使机制,通过共同努力建成家园,有利于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D项正确,排除。
本题正确答案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