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每日一练>行测练习:常识判断29

1.

316 4596 ,(  ),288

A.105

B.145

C.175

D.95

2.

一个等差数列共有2N-1项,所有奇数项的和为36,所有偶数项的和为30,那么N的值为(  )。

A.5

B.6

C.10

D.11

答案与解析

1. 答案: C

2.答案: B

解析:

由该等差数列为奇数项,下标加和相同则原对应项加和也相同,可知奇数项的和比偶数项和仅多中位数,也即中位数=6。又由等差数列的和=中位数×项数,可知项数=(36+30)÷6=11。由此n=6。所以正确答案为B。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建设指(  )。

A.经济建设、政治建设、道德建设、社会建设

B.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C.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法治建设、文化建设

D.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

2.古语有云“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下列与该古语蕴含的哲学道理相同的是(    )。

A.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B.牵一发而动全身

C.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D.望梅止渴,画饼充饥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B.1992年初,邓小平南行时明确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C.中共十四大,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D.21世纪初,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基本建立

4.

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实施(  )是我党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应对国际人才激烈竞争的必然选择。

A.教育战略

B.改革开放工程

C.发展的观点

D.人才强国战略

5.全国两会开幕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为了提交提案,会对社会经济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这体现的哲理是()

A.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D.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答案与解析

1.答案: B

解析: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会议中,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任务进一步表述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故正确答案为B。

2.答案: B

解析: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体现了事物间普遍联系的哲学道理,B项“牵一发而动全身”蕴含的哲学道理与之相同。A项体现了物质是第一性的,而意识是第二性的。C项体现的是人们对客观因素的认识受主观因素的制约。D项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

3.答案: C

解析:

中共十四大,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把中共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休制的目标和原则具体化、系统化,勾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因此C项错误,答案为C。

4.答案: D

解析:

2003年12月19日至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会上,胡锦涛强调,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必然要求。故正确答案为 D。

5.答案: A

解析: 题干中,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提案前先进行调查研究,以期作出符合客观事实的提案,体现的是主观要达到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B、C项与题意无关;D项中意识不仅包含了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而且有错误的反应,本身表述错误。故选A项。

老师点睛:

这个等差数列有奇数项,因此数列总和36+30=66一定被项数整除,将四个选项代入后可知仅B代入所得项数11能够整除66。由此n=6。故正确答案为B。